武德七年六月,已是当了数年的皇帝的李渊,深感夏日酷热,于是决定暂时放下朝政事务炒股配资门户,将权力交给太子李建成,自己便去避暑消暑。这并非李渊首次外出避暑,此举已经成为常态,而李建成也早已展示出稳定的治国能力,毫不费力地接手了监国的责任。此时,李渊不仅向外界明确表示,太子李建成将继承皇位,也渐渐让人们习惯了他作为未来帝王的身份。
然而,正是李建成负责期间,发生了一件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,却意外引发了风波。李建成命令将铠甲送往庆州,却没想到庆州的都督杨文干已经开始蠢蠢欲动,暗中策划叛乱。有人趁机向李渊告状,说太子有叛国之心。李渊得知消息后十分愤怒,决定召见李建成。李建成急忙辩解,表示自己并无不轨之心。为了调查真相,李渊派遣宇文颖前往庆州召杨文干,然而谁知,宇文颖反而背叛了李渊,与杨文干一同发动了叛乱。
李渊在避暑行宫接到叛乱的消息后,冷静分析了形势,迅速做出了改变历史走向的决策。为了避免将李建成牵连其中,他决定派遣次子李世民亲自讨伐杨文干。李世民不仅能在军事上大显身手,李渊还希望通过这次机会来考察他能否担负起更大的责任。为了激励李世民,李渊竟承诺,如果李世民能成功平定叛乱,他将立即废除李建成,任命李世民为太子。
展开剩余75%然而,尽管李世民成功击败了杨文干,李渊却未履行自己的承诺,依然未废除李建成,并且李建成仍然稳坐太子之位。此举无疑加深了父子之间的矛盾,并为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埋下了伏笔。
随着两兄弟关系的恶化,李渊渐渐意识到形势的严峻。武德九年,李建成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力,设下宴席邀请李世民,兄弟间的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,尽管如此,李世民仍然赴宴。酒过三巡后,李世民在回到秦王府的路上突然吐血不止,差点丧命。事后众人纷纷猜测,李建成可能意图借此机会除掉李世民,只是毒药的剂量可能不足,未能成功。
此时,李渊不得不再度出面调解,决定将李世民和李建成分开管理,安排李世民去洛阳,而李建成则继续掌控长安一带。然而,李建成对此并不满,认为自己的未来已经注定要继承皇位,他自然不愿与李世民分割权力。此举令李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局面,最终他未能有效解决两人的矛盾。
不久后,突厥发动侵略,李建成建议李元吉亲自率军北征,企图带走秦王府的精锐力量。李世民对此感到担忧,认为一旦失去兵权,自己将陷入危险。而李建成身边的王晊趁机向李世民传递消息,称李建成已经图谋除掉他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李世民决定先发制人,在玄武门附近设下伏兵,将李建成与李元吉一举射杀。
当李渊得知玄武门之变的消息时,他意识到自己的皇位已经岌岌可危。李世民已经完全掌控了大权,不再需要依赖他,随即立李世民为太子,并最终在一个月后正式退位。李渊从此成为太上皇,不再干预政事,深居简出。
李渊虽然退位,但他并没有完全放弃对生活的享受。考虑到年纪已大,李渊便开始大肆扩充后宫,继续为李世民生下更多子嗣。经过十年的时间,李渊再度为李世民接连生下了三十多个孩子。李渊死后,这些儿女给李世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,他们不仅是李世民朝廷中的潜在威胁,也因其生养众多,成为李家财政的沉重负担。为了减少开支,武则天最终采取了极端手段,借机屠戮李渊家族的所有成员。
武则天一向以果断而严酷的手段著称,她的屠戮让这些无力反抗的李家子弟没有丝毫逃脱之机。然而,武则天的这一做法也间接为唐朝经济的复苏提供了条件,因为大批李氏宗族成员的死亡减少了国家财政负担,为国家发展腾出了更多资源。
李世民去世后,武则天的权力逐步上升,最终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成功登基称帝,改国号为大周。自此,李家不再拥有江山,李渊死后的所有子女也都失去了优待,成了历史的背景。而这一切,正是武则天狠心决断的结果。
发布于:天津市老虎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